士師記、路得記
(一)背景和名稱﹕
約書亞記、士師記、和路得記三書所記載的都是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之後的 早期歷史。約書亞記是記載以色列人如何在約書亞的領導之下,不但至終是進入 了迦南地;而且打了三次輝煌的勝仗,勝過了迦南地的卅一個王。但同時,約書 亞記中也記載了以色列人未能佔有所有的城邑,以及趕出所有的居民的事實。因 此,當約書亞死了之後,以色列人在靈性和道德上開始衰敗,以致使一個接一個 的國家被神許可來侵佔迦南地並苦待以色列人。而士師們就是神所興起的一個 一個的軍事上的拯救者和管理以色列國的人。在希伯來原文,"士師"這個字的意 思是比較著重在爭戰時的領袖和管理者(正如中文的含意﹕將軍)。雖然在事實 上,這些人往往也擔任著像英文聖經所翻譯的名稱﹕"法官"---作審判、處理事 的職務。
(二)作者﹕
未能太確定。但古時希伯來人的傳說是把寫作的功勞歸給了撒母耳,雖然撒母 耳本身並未在士師記中出現過。但是,由撒上7﹕15可見,他是最後的一位士師。
(三)內容﹕
總括的說,可以用2﹕7-17這一段來作為代表(在第15節的末了所產生的,就是" 求告神")。但是,因著人的已經敗壞了的性情,所以同樣的故事不斷重複的發生 (有如出埃及記中的摩西和法老之間的交往一般)。我們可以用幾個名詞來形容 整本書的內容﹕犯罪、審判、悔改、拯救;再犯罪、等等。因此,以色列人靈性中 的光景也是起起伏伏的。只是,它的趨勢是往下走的。那麼,這是一種危險和不 正常的靈性光景。今天,我們的靈性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呢?實在來說,一個正常 的靈性光景並不一定就是一條一直向上走的直線。它可以有波折,但這條線的趨 勢總是向上走的。同時,它的波折也應當是越來越少,和越來越不明顯。那麼,我 們很難確知本書所記的情況一共包括了多少年代。因為很多的聖經學者們相信, 有些所謂的"被交在某某國手中"的記載並非是全面性的(指所有的以色列人), 而只不過是指一部份的以色列人而言的。同時,也有好些士師們是同時存在的。 所以,有些本書中的記載很可能並不是按著年代逐一發生的。那麼,本書所提到 的士師們一共有十三位(十二位男的和一位女的)。除此之外,聖經告訴我們在士 師時代結束之前,至少還有另外的兩位﹕以利(撒上4﹕18)和上提的撒母耳。至 於本書中所記的十三位士師們;有些,聖經只是很簡單的提一下,另外一些(如基 甸和參孫),聖經卻用很長的篇輻來記載之。
(四)結構﹕
可以分成兩大段﹕
(1)士師們的歷史﹕(1﹕-16﹕)
雖然神履行了祂的應許,把迦南地賜給了以色列;但以色列人卻向神失了信。他 們不但不聽從神的話去對付迦南人,反而去跟他們混合。由1﹕19,21,27,29 等等的這些話,叫我們看出各支派在爭戰上都不完全、不澈底。這是以色列人犯 罪的結果,所以神就容許各種國家的人來使以色列人受苦。3﹕9的俄陀聶是第 一位士師。第四章記載的那位唯一的女士師底波拉,我們可能覺得她是比當時與 她同工的男士師巴拉強得多。可是,當來11﹕32提到"信心的偉人們"時,所列舉 的四位士師們的名字卻是"基甸、巴拉、參孫、和耶弗他"。這些人,當我們在唸本 書中所記的他們的歷史時,往往只見到的是他們的失敗和軟弱。但在神豐富的恩 典和憐憫之中,祂叫我們在最後所見到的,乃是他們的信心。這是神的眼光。祂 看到的不是"瓦器",而是那個"在瓦器中的寶貝"(不是指聖靈,而是指那個向祂 的那一點點的"信服之心")。這一點,給我們每一個"自知是軟弱"的人來說,是 何等大的一個激勵!6﹕-7﹕所記的基甸的故事是我們所熟悉的。他藉著三百人 打敗米甸大軍的事,與約書亞攻耶利哥的事有著同樣的教訓﹕"因神的愚拙總比 人智慧,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"(林前1﹕25)。在士師記中,屢次也見到各支派之 間的爭執(例如在8﹕1)。領頭惹事的,往往是以法蓮人。這些糾紛,也是造成將 來以色列人在所羅門王死後分成南北兩國的因子。第九章所提到的基甸之子亞 比米勒不算士師,因為神從未有如此的定規。(在今天,傳道人的兒子也作傳道, 這是最美的事。但如果說傳道人的子孫"非得"接作一個團體或機構的頭的話,那 就很難說"一定"是神的旨意了。)所以,亞比米勒是他自己想要作王。他的作風 和他的名字("我父親是王"之意),都顯出基甸的失敗之處。8﹕27是基甸在晚年 時所做的事。在第13章到16章的參孫身上,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功課。但最最主要 的一個教訓乃是﹕一個在外面有很多的"得勝"和"成就"、但在裏面卻不能勝過 他的"老我"的人,至終會落在一個可悲的光景之中!然而,神還是把他算為"信 心的英雄們"之一。因為在好多事上,尤其是在他最後所做的一件事上(16﹕30) ,實在顯出了他對神有真正的信心。
(2)以色列的內部及宗教上的混亂﹕(17﹕-21﹕)
第17章的米迦和他的母親的表現,顯出沒有真理在內的宗教及敬拜的活動是多 麼騙人、騙己的事。真是又可悲和可笑!第18章所記的這些但支派的人,也是犯 了同樣的錯誤。他們不是不要宗教,只是他們不要按著真神所規定的樣式來敬拜 。第19章記載的那可怕的事和它所帶來的結果,幾乎使便雅憫族絕了種。這件事 說明了人類由亞當所承受了敗壞的天性的事實。因為雖然這些是經歷了出埃及 等等的神的恩待的一批人,一旦把神放在一邊時,以色列人的表現與創19章中 的所多瑪和蛾摩拉人的表現毫無二致!也許有人會問﹕為何在如此聖潔的神的 話中要提到這麼污穢的事?一個原因是神的真實使祂必須如此,因為罪是不能 隱藏的。另一方面,這些黑暗的光景是提醒我們﹕今天的我們也是照樣的何等需 要神的憐憫和恩典來保守和拯救。21﹕25的這句話,是士師記的結論。(相似的 句子在這一大段中一再的出現。)但這句話的意思,並不是在暗示以色列人需要 有一位王。因為,事實上,神的心意是要祂自己來作他們的王。只是他們不要祂 作王,把祂放在背後。"各人任意而行",是真自由嗎?相反的,這是最可怕的情 況、是"自取滅亡"的前奏。因為這幾章中的記載,就是"各人任意而行"所產生的 結果的描述。那麼,是否作基督徒很不自由、很可憐呢?正相反,"有神作我們的 王"是一個福份。雖然有時看來好像有限制,然而在同時我們也有安全、有依靠、 和有保障!
結語﹕
雖然在本書中沒有直接提到與主有關的事,但在第2、6、和13章中出現的"耶和 華的使者"身上叫我們知道﹕即使在這麼黑暗的時代中,仍然可以見到祂的影子 。
路得記
(一)背景和作者﹕
1﹕1很清楚的告訴我們,這是在士師時代所發生的故事。根據希伯來人的傳說 ,本書也是撒母耳所寫的。事實上也很可能,因為在原來,士師記和路得記是一 本書來的。本書是聖經中的兩本以婦女為名的書卷之一。
(二)目的﹕
(1)前提,神要叫我們看見﹕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中,祂總是給自己留下一些 為祂作見證的人(所謂的"餘數")。波阿斯是舊約聖經中的一位尊貴人物,正與士 師記中所描寫的一般以色列人成為一個相反的對照。
(2)本書是一個橋樑,把撒母耳上、下與前面的故事連接起來。因為由4﹕12,18 -22與太1﹕3-6對照,顯出大衛王是猶大的後裔。因此,這關係可以一直延續到 主耶穌這位彌賽亞的身上。
(3)神有一個預表性的教訓在內。波阿斯這位有救贖能力的親屬,正是那位救贖 我們的長兄主耶穌基督的預表。
(三)結構﹕
可分為四段﹕
(1)路得下決心(1﹕)
(2)路得在田中拾遺(2﹕)
(3)路得要求被贖(3﹕)
(4)路得得報(4﹕)
結語﹕
這是一卷很短的書。所以,我們至少應當可以把其中的主要人物和彼此間的關 係攪清。路得在1﹕16-17的決定,不單單是決定跟從拿俄米而已;更是對跟隨神 所作的一個決定。因著這一個信心的動作,路得把她的背轉向了她以前所拜的異 邦祖先和環境,而成為一個忠心敬拜耶和華真神的人;以致使她的後來有了一個 完全不同的人生。所以,"歸向神"的決定,實在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一個決定。 因為我們的一生都會受這個決定的影響;或說,我們的一生都能享受由這個決定 而帶來的福份!
約書亞記、士師記、和路得記三書所記載的都是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之後的 早期歷史。約書亞記是記載以色列人如何在約書亞的領導之下,不但至終是進入 了迦南地;而且打了三次輝煌的勝仗,勝過了迦南地的卅一個王。但同時,約書 亞記中也記載了以色列人未能佔有所有的城邑,以及趕出所有的居民的事實。因 此,當約書亞死了之後,以色列人在靈性和道德上開始衰敗,以致使一個接一個 的國家被神許可來侵佔迦南地並苦待以色列人。而士師們就是神所興起的一個 一個的軍事上的拯救者和管理以色列國的人。在希伯來原文,"士師"這個字的意 思是比較著重在爭戰時的領袖和管理者(正如中文的含意﹕將軍)。雖然在事實 上,這些人往往也擔任著像英文聖經所翻譯的名稱﹕"法官"---作審判、處理事 的職務。
(二)作者﹕
未能太確定。但古時希伯來人的傳說是把寫作的功勞歸給了撒母耳,雖然撒母 耳本身並未在士師記中出現過。但是,由撒上7﹕15可見,他是最後的一位士師。
(三)內容﹕
總括的說,可以用2﹕7-17這一段來作為代表(在第15節的末了所產生的,就是" 求告神")。但是,因著人的已經敗壞了的性情,所以同樣的故事不斷重複的發生 (有如出埃及記中的摩西和法老之間的交往一般)。我們可以用幾個名詞來形容 整本書的內容﹕犯罪、審判、悔改、拯救;再犯罪、等等。因此,以色列人靈性中 的光景也是起起伏伏的。只是,它的趨勢是往下走的。那麼,這是一種危險和不 正常的靈性光景。今天,我們的靈性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呢?實在來說,一個正常 的靈性光景並不一定就是一條一直向上走的直線。它可以有波折,但這條線的趨 勢總是向上走的。同時,它的波折也應當是越來越少,和越來越不明顯。那麼,我 們很難確知本書所記的情況一共包括了多少年代。因為很多的聖經學者們相信, 有些所謂的"被交在某某國手中"的記載並非是全面性的(指所有的以色列人), 而只不過是指一部份的以色列人而言的。同時,也有好些士師們是同時存在的。 所以,有些本書中的記載很可能並不是按著年代逐一發生的。那麼,本書所提到 的士師們一共有十三位(十二位男的和一位女的)。除此之外,聖經告訴我們在士 師時代結束之前,至少還有另外的兩位﹕以利(撒上4﹕18)和上提的撒母耳。至 於本書中所記的十三位士師們;有些,聖經只是很簡單的提一下,另外一些(如基 甸和參孫),聖經卻用很長的篇輻來記載之。
(四)結構﹕
可以分成兩大段﹕
(1)士師們的歷史﹕(1﹕-16﹕)
雖然神履行了祂的應許,把迦南地賜給了以色列;但以色列人卻向神失了信。他 們不但不聽從神的話去對付迦南人,反而去跟他們混合。由1﹕19,21,27,29 等等的這些話,叫我們看出各支派在爭戰上都不完全、不澈底。這是以色列人犯 罪的結果,所以神就容許各種國家的人來使以色列人受苦。3﹕9的俄陀聶是第 一位士師。第四章記載的那位唯一的女士師底波拉,我們可能覺得她是比當時與 她同工的男士師巴拉強得多。可是,當來11﹕32提到"信心的偉人們"時,所列舉 的四位士師們的名字卻是"基甸、巴拉、參孫、和耶弗他"。這些人,當我們在唸本 書中所記的他們的歷史時,往往只見到的是他們的失敗和軟弱。但在神豐富的恩 典和憐憫之中,祂叫我們在最後所見到的,乃是他們的信心。這是神的眼光。祂 看到的不是"瓦器",而是那個"在瓦器中的寶貝"(不是指聖靈,而是指那個向祂 的那一點點的"信服之心")。這一點,給我們每一個"自知是軟弱"的人來說,是 何等大的一個激勵!6﹕-7﹕所記的基甸的故事是我們所熟悉的。他藉著三百人 打敗米甸大軍的事,與約書亞攻耶利哥的事有著同樣的教訓﹕"因神的愚拙總比 人智慧,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"(林前1﹕25)。在士師記中,屢次也見到各支派之 間的爭執(例如在8﹕1)。領頭惹事的,往往是以法蓮人。這些糾紛,也是造成將 來以色列人在所羅門王死後分成南北兩國的因子。第九章所提到的基甸之子亞 比米勒不算士師,因為神從未有如此的定規。(在今天,傳道人的兒子也作傳道, 這是最美的事。但如果說傳道人的子孫"非得"接作一個團體或機構的頭的話,那 就很難說"一定"是神的旨意了。)所以,亞比米勒是他自己想要作王。他的作風 和他的名字("我父親是王"之意),都顯出基甸的失敗之處。8﹕27是基甸在晚年 時所做的事。在第13章到16章的參孫身上,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功課。但最最主要 的一個教訓乃是﹕一個在外面有很多的"得勝"和"成就"、但在裏面卻不能勝過 他的"老我"的人,至終會落在一個可悲的光景之中!然而,神還是把他算為"信 心的英雄們"之一。因為在好多事上,尤其是在他最後所做的一件事上(16﹕30) ,實在顯出了他對神有真正的信心。
(2)以色列的內部及宗教上的混亂﹕(17﹕-21﹕)
第17章的米迦和他的母親的表現,顯出沒有真理在內的宗教及敬拜的活動是多 麼騙人、騙己的事。真是又可悲和可笑!第18章所記的這些但支派的人,也是犯 了同樣的錯誤。他們不是不要宗教,只是他們不要按著真神所規定的樣式來敬拜 。第19章記載的那可怕的事和它所帶來的結果,幾乎使便雅憫族絕了種。這件事 說明了人類由亞當所承受了敗壞的天性的事實。因為雖然這些是經歷了出埃及 等等的神的恩待的一批人,一旦把神放在一邊時,以色列人的表現與創19章中 的所多瑪和蛾摩拉人的表現毫無二致!也許有人會問﹕為何在如此聖潔的神的 話中要提到這麼污穢的事?一個原因是神的真實使祂必須如此,因為罪是不能 隱藏的。另一方面,這些黑暗的光景是提醒我們﹕今天的我們也是照樣的何等需 要神的憐憫和恩典來保守和拯救。21﹕25的這句話,是士師記的結論。(相似的 句子在這一大段中一再的出現。)但這句話的意思,並不是在暗示以色列人需要 有一位王。因為,事實上,神的心意是要祂自己來作他們的王。只是他們不要祂 作王,把祂放在背後。"各人任意而行",是真自由嗎?相反的,這是最可怕的情 況、是"自取滅亡"的前奏。因為這幾章中的記載,就是"各人任意而行"所產生的 結果的描述。那麼,是否作基督徒很不自由、很可憐呢?正相反,"有神作我們的 王"是一個福份。雖然有時看來好像有限制,然而在同時我們也有安全、有依靠、 和有保障!
結語﹕
雖然在本書中沒有直接提到與主有關的事,但在第2、6、和13章中出現的"耶和 華的使者"身上叫我們知道﹕即使在這麼黑暗的時代中,仍然可以見到祂的影子 。
路得記
(一)背景和作者﹕
1﹕1很清楚的告訴我們,這是在士師時代所發生的故事。根據希伯來人的傳說 ,本書也是撒母耳所寫的。事實上也很可能,因為在原來,士師記和路得記是一 本書來的。本書是聖經中的兩本以婦女為名的書卷之一。
(二)目的﹕
(1)前提,神要叫我們看見﹕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中,祂總是給自己留下一些 為祂作見證的人(所謂的"餘數")。波阿斯是舊約聖經中的一位尊貴人物,正與士 師記中所描寫的一般以色列人成為一個相反的對照。
(2)本書是一個橋樑,把撒母耳上、下與前面的故事連接起來。因為由4﹕12,18 -22與太1﹕3-6對照,顯出大衛王是猶大的後裔。因此,這關係可以一直延續到 主耶穌這位彌賽亞的身上。
(3)神有一個預表性的教訓在內。波阿斯這位有救贖能力的親屬,正是那位救贖 我們的長兄主耶穌基督的預表。
(三)結構﹕
可分為四段﹕
(1)路得下決心(1﹕)
(2)路得在田中拾遺(2﹕)
(3)路得要求被贖(3﹕)
(4)路得得報(4﹕)
結語﹕
這是一卷很短的書。所以,我們至少應當可以把其中的主要人物和彼此間的關 係攪清。路得在1﹕16-17的決定,不單單是決定跟從拿俄米而已;更是對跟隨神 所作的一個決定。因著這一個信心的動作,路得把她的背轉向了她以前所拜的異 邦祖先和環境,而成為一個忠心敬拜耶和華真神的人;以致使她的後來有了一個 完全不同的人生。所以,"歸向神"的決定,實在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一個決定。 因為我們的一生都會受這個決定的影響;或說,我們的一生都能享受由這個決定 而帶來的福份!